在近日举行的“2025全国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大会”上,国家智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发布年度十大主推技术评选结果。中化农业MAP自主研发的“MAP农业种植数据集治理平台技术”从全国百余项参评技术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“2024年度十大主推技术”。
本次评选由国家智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、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组织,旨在遴选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智慧农业创新技术,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。经过形式审查、专家初评等严格评审,最终评选出十项代表我国智慧农业最高水平的技术成果。评委会认为,中化农业MAP的这项技术“构建了农业数据治理的新范式,为解决农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瓶颈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”。
作为我国实现农业全链条数据治理的前沿商业化平台,“MAP农业种植数据集治理平台技术”具有三大创新突破。
首先是突破数据“壁垒”,搭建全要素数据采集体系。平台集成物联网设备、遥感监测、移动终端等多元采集手段,在全国部署千余台物联传感设施,构建“天-空-地”一体化数据网络。独创的“MAP大师专业端+MAP智农农户端”,暨“双端协同”采集模式,260万用户参与数据共建,从而实现农业行业全要素数据采集以及行业数据价值共享。
其次是突破技术“屏障”,引入智能化治理引擎。基于云原生架构开发的数据治理中台,具备PB级(数据量计量单位,1PB=1024TB)数据处理能力。通过元数据驱动、智能质量稽核、字段级血缘分析等核心技术,使数据治理效率提升90%,质量问题减少80%。该技术体系为原始数据升级到高质量数据集提供了保障,为中化农业MAP数字农业平台的精准决策提供强大支撑。
针对农业生产环节,平台突破产品“边界”,生成场景化数据产品。利用原始数据集结合科学分析方法,开发遥感农情监测、土壤养分分析、气象预警等系列数据产品。其中,作物长势监测产品可实现全国5-7天周期更新,预警准确率达92%以上。而各种场景化的数据产品,为MAP服务的种植户提供了多维度的数据支持。
目前,“MAP农业种植数据集治理平台技术”已通过遍布全国的中化农业MAP技术服务中心,在粮食主产区实现规模化应用,并与农艺师团队形成“线上+线下”的服务体系,结合中化农业MAP全程技术解决方案的推广落地,为种植者降本增效、增产提质。
此次获奖是中化农业MAP技术体系获得的又一重要认可。此前,该技术已先后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、iF全球设计大奖等十余项国内外权威奖项。
面向未来,中化农业MAP将进一步扩展数据集覆盖范围,打造行业数据标准,开发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决策系统,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,共建农业数字生态,以数据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,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