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土地“金”风景 用科技打破经营困局
这是一个关于陷入困境和重振信心的故事。
黑龙江的“黑土地”,在许多人眼中是丰收与财富的象征,但对肇东市郑义合作社的负责人刘海波来说,这里曾是一片“伤心地”。连续三年的台风季,让几百万元的投入付诸东流,“靠天吃饭”的日子让他倍感无力。
郑义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,一度经营规模扩大至6000亩,成为省级示范社。然而,2017年一场自然灾害,因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防灾能力,合作社亏损严重,规模一度缩减至2000亩,最终甚至不得不暂停种植。“没有技术,传统种田方式抗风险能力太弱”,回首往事,刘海波语气中仍带着遗憾。
转机,出现在2024年。
中化农业MAP肇东技术服务中心的团队走进郑义合作社,带来了一套覆盖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法”的全程技术方案。他们为合作社量身定制水肥一体化与密植技术,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。
今年春播,虽然播种时间晚,但MAP服务的玉米出苗整齐、长势喜人,明显优于周边传统农田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每亩植株提高到了5000多株。田间管理也更加精细化——农艺师在巡田时及时发现虫卵,迅速调整防控方案,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“我们之前做示范田,没有真正的农业专家指挥我们怎么干,现在不一样了,MAP团队来了,我们心里有底了!”刘海波兴奋地说。更让他有信心的是周边农户的评价:“凡是种地的一看,就知道这是高科技种田。”
通过水肥一体化与合理密植,MAP技术真正实现了“单产提升”。刘海波形象地比喻:“就像给孩子喂奶,什么时候喂、喂多少,都得讲科学。”他对MAP的全程服务赞不绝口:“每个环节都有人管,我们比以前省心多了,啥也不怕了!”
展望未来,他计划将与MAP的合作扩展到两万亩,带动更多农户增收。这片黑土地,正因为科技的力量,重新焕发生机与希望。